029-86790888
新闻资讯

走读中原:新乡长垣伯玉村的儒家文化印记

发布时间:2022/10/2 浏览量:2855

说不上来的原因,走到伯玉,就感觉舒展开阔,远没有其它地方的逼仄。街道、院落、房屋、旷野,还有人的心怀,都给人这样的感觉。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,是不是圣人的影响?

在村西北的伯玉祠堂走走,松柏森森,石雕端严。特别是那两对石狮,雄健圆润,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富态的狮子,关关节节都夸张般饱满,没有寻常狮子的瘦硬,这或许正体现了圣人雍容华赡的气度。高大的蘧伯玉塑像就居中立着,像前还放着几束灿灿的菊花。伯玉目光深沉,他在看着什么?

像后是几通石碑,有两通建了碑亭,罩了玻璃,隐约可见嘉靖字样。嘉靖、万历,正是明朝盛世,也是长垣人才井喷的时期,李化龙、崔景荣、郜永春、王永光一批才俊接踵而出。他们重修学堂岗,重修蘧伯玉祠堂。他们在学堂岗前徘徊,在伯玉祠低徊。学堂岗风雨、伯玉祠的秋声(原址在今张寨金寨村附近,后迁此地),都经常出现在他们诗词中,还有他们的梦里。

还有一通碑,是《华夏蘧氏首届祭祖大典暨皖桐后裔功德碑》:

“皖桐蘧氏于洪武元年,由祖一、慎一、鸿一兄弟三人从江西鄱阳瓦霄坝迁至皖桐西乡。祖一公后裔姓璩不易,称世德堂。慎一公历三代育于外家方姓,后更姓方,称遗经堂。淦一公迁京古城卫,更姓侯,后无往来。甲辰雍正二年创修族谱,至今又历七修,均为二堂分修合并,称《璩氏族谱》。”

“蘧之为姓也,三代以前未见经传。春秋时,卫公族瑗,字伯玉,始以蘧为姓。相传伯玉七世孙讳乐者,因避难易蘧为璩,故璩之受姓自兹璩,故璩之受姓自兹始。自迁桐而后,一脉相承,支分派别,灿若列眉。”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蘧氏后人为避祸远走江南,就像火种一样撒遍天南海北。但这些人,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血脉,没有忘记自己的祖根,每年祭祖大典,他们的代表就云集而来了。共同追念先祖,追念遗风。

祠堂前的石坊,就是山西琚姓后人所立。

“浩浩千秋道儒佛尊蘧夫子,悠悠万里蘧璩琚仰伯玉村。”“一世知非贤大夫,终生寡过真君子。”

准确简炼表述了伯玉后人的心声,也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心声。

贤者之风,千载不泯。天色渐渐暗了,西天升起一片彤红的彩霞,极尽妩媚,极尽温柔。或许是老天故意要在这个时候给我们制作一个别样的意境。越感觉人就像种子、支脉,一节节绵延流传下来。

在村里走一走。村人很安闲,早早吃了饭,就坐在路边。手里拿一柄蒲扇,啪啪扇着。天并不热,是在扇清风,还是在扇寂寞?伯玉人心是大的,他们见过了很多世面,见到路人,并不去盯了看。不像有的村里人,一见个生人,就稀奇的不得了。记得去一个小村,有个担水大爷盯我老久,过去后念叨:今天可真奇了怪,净是些生面孔。

街中路北有一院。石门简朴大方,条石灰黄,当是从别处移来(石头是做不得假的,透满了岁月的风雨,还有先人的指纹)。两侧有长廊,直抵后部的木质方亭,亭造型古拙,疏朗大方。小园居中是一尊孔子塑像。孔子峨冠博带,衣袂飘风。是的,伯玉村是不能少了孔子的。当年,孔子就是在这里,和伯玉促膝长谈,笑语殷殷。孔子非常仰慕蘧伯玉,《论语》直接间接称赞就有几处。蘧伯玉以完善的道德、渊博的学识、超人的见解被孔子作为当世四君子之一(其他三位是郑国子产、齐国晏婴、吴国季札)。蘧伯玉也识才爱才,他欣赏孔子,热情款待孔子,并且给予教导,从而让最富于时代意义的儒家文化从这里大河长江一样发源。他的功德可谓伟矣。村东是伯玉初级中学,灯火通明,书声朗朗,全市村庄中,有初中的没有几所吧。伯玉人重视教育,把学校当作宝贝一样。本世纪初,全市教育布局调整,伯玉村原本是撤并学校,后村人一致强烈要求保留。这学校是有渊源的,它是长垣第一所西式小学,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。伯玉完小一直享誉豫东地区,学生辐射滑封濮等地。第一任校长,被人称为大先生,与县长都称兄道弟。

在往东,是麦田。成熟的麦子在温润的晚风里散发着暖昧的光泽,像是披了一层白亮的轻纱。新扩建的道路上建了几个高大的牌坊,大儒坊、崇礼坊,诉说着人们的敬仰,彰显着圣人的荣光。这世上一切都可以风吹雨打,唯有文化,川流不息,浩浩荡荡。

以蘧孔为代表的中华文明,才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,也是令一个个异族所仰慕的所在。当年,北魏孝文帝之所以不顾一切执意迁都洛阳,他就是明白,虽然武力上统治了这个民族,但是在文化上,他们还是小学生。康熙乾隆,也多次祭拜孔子,巡游曲阜,不只从仪式上尊孔重儒,他们本人,也深为汉族文化所吸引,成为儒学大师。

“游于艺、兴于诗、立于礼、成于乐”,儒家文化就像温润的手、和暖的风,拂慰着这些夷族的心灵。所以,就出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,很多少数民族或许武力上征服了中原,但最终他们又为汉族文化所征服,慢慢在思想和礼仪、制度上汉化起来,最终形成了多民族共居相融的大中华。

暮色中慢慢南行,那边麦田里又立起一尊高大的塑像。看不清具体面容,但我感觉是孔子。只有孔子,才堪和伯玉东西相对,遥遥相望,挺起一个时代的双子星座,撑起一个民族的灿烂辉煌。

前行数武,复沿一条小路西行入村。村子完全隐入了暮色,西天的红霞也完全谢幕了。脚步一动,就踏起一地狗吠。隐隐的灯光,像点点的眼睛。夜色深深,街道长长,有二三妇人,聚集在一起,叽叽喳喳说些什么,不时发出阵阵笑声。村里所居多是蔡姓,蘧姓已经没有了。明朝时,蔡姓自山西迁此,就成了村里的主流。还有郜氏,从山西移民至此,因为仰慕蘧伯玉,也在此居住。历史上伯玉村曾名蘧擎、蘧里、君子里、蘧公里、君子乡、伯玉里,孔子周游列国,曾九年潜居于此,在此设坛讲学,是先贤端木子贡母亲的娘家,真正是蘧氏开宗之地、端木血脉之源、儒家文化之肇。

相较一些村子,伯玉走在了后面,道路不平整,曲曲弯弯,街道甚至连路灯也没有,黑黑的,村人似乎也不大爱运动,没有激昂的乐曲,没有动感的倩影,没有漂亮的广场,没有整洁的街巷。但它是在沉潜,在积累,终会爆发,终会激扬。

夜风有些凉了。蛙鸣虫吟中,我们又走进了伯玉祠堂。其实,对于姓氏,我并不是特别看重,很多姓氏来源是很随意的,先人或以封地为姓,或以字为姓,甚至以某一特别的物体为姓,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,仰慕汉族文化,就自己随意起了某一姓。据传,蘧姓源自姬姓,是周文王的后代。但蘧伯玉这样的圣贤,它不是属于某一姓,它是属于全体人民,属于中华民族的。他们永远是中华民族星空上最闪亮的星座。

圣贤遗泽文化教诲就像空气阳光水一样,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,无声无息中哺育着这块土地,这里的人敬贤爱礼,热爱文化,与人为善,古风不改。这里仍然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:寡过知非、宫门蘧车、史鱼尸谏、蘧孔之交等等,展现了一个表里如一、不欺暗室、勇猛精进、谦恭如玉的君子形象。

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弥望的麦原中,我闻到了一股奇异的芬芳。这是伯玉的芬芳,也是圣人的芬芳,文化的芬芳。

版权:蘧伯玉后裔宗亲会 电话:029-86790888备案许可证:陕ICP备17014801号-2技术支持:西安凤巢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