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贻林---江淮倦客
桐城桂林方氏是明清时期桐城著名的文化世家,桂林方氏祖籍徽州休宁,宋末元初,始祖方德益由休宁迁至池口,后定居桐城凤仪坊, 始称“凤仪方氏”。六世祖方懋(字自勉)生五子,皆能文学,时人称“五子之目”。明吏部给事中王瑞题其门楣“桂林”, 取“折桂登科如林”之意,自此改称“桂林方氏”。 方德益迁居桐城县城后,其住宅毗邻县学宫(文庙)。 学宫前的街衢狭窄,影响通行,方德益遂割让宅地一半以拓宽道路。 开创礼让先河此举早于著名的六尺巷故事,被视为桐城“礼让精神”的源头之一。明德之后,必出达人,此后方德益后人在科举方面,冠盖一邑。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曾说,桐城方氏是继曲阜孔氏以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,甚至有人称其为“中国文化世家的一个绝唱”。

今从七房十九世,光绪九年二甲进士方铸的会试朱卷里,感受这个家族的鼎盛,是来自于累世的进取,据统计,明清桂林方有三十一位进士,冠盖桐邑各族之首。方铸,字子陶号剑华,咸丰辛亥六月十三生,安徽安庆府桐城县学附生,民籍,留陕补用知县。癸酉乡试第九十七名,会试二百二十名,覆试一等四十二名,殿试二甲第六十五名,朝考三等第十九名,钦点主事,签分户部山西司行走。娶姚氏,乾隆辛巳顺天南元,铜陵县教谕姚犖孙女,太学生姚坦女。候选从九品姚茂桐胞妹。继娶叶氏,历任江西兴国.弋阳、新昌知县叶琳女,道光甲午顺天南元乙未进士翰林院编修叶琚,已酉拔贡生叶璈、庚子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,钦加道衔,江西南安府知府,在任殉难崇祀昭忠祠叶球,丙午举人,石门知县叶瓖胞侄女。
世居城内凤仪坊,现住北门后街。方铸二世秀实,元彰德主簿,;三世谦,元望亭巡检;四世圆,元宣使;五世法,建文己卯举人,四川都司断事,壬午殉节,崇祀表忠名宦乡贤,忠孝祠,忠烈祠,有司春秋致祭,事载明史;六世恕,敕封征仕郎;七世玠,义官,敕授征仕郎;八世进,义官,敕授征仕郎;九世世孚;十世昕;十一世学允,例赠儒林郎;十二世大生,候选州同,例授儒林郎;十三世逵,增贡生,敕赠文林郎,江苏华亭知县;十四世钿,候选县丞,例授修职郎,著有《月林诗稿》;高祖翼,太学生,例赠儒林郎;曾祖世盤,候选州同,例授儒林郎,县令吕荣重建培文书院,倡捐田租二百石以作膏火,事载县志;祖心简,附贡生,历任江苏新阳、吴县、无锡、吴江县丞,卓异升署靖江知县,补常熟知县,诰赠奉政大夫,宦绩载安徽通志;父亲方江,诰授奉政大夫,同知衔四川候補知县,著有《家园记》等;本生父,奎炯,廪生,生嘉庆十年乙丑十月初六日,卒同治三年甲子七月二十四日。道光乙未恩科江南副榜,丁酉顺天举人,戊戌觉罗官学教习,庚子恩科进士,甘肃即用知县,历任文县、隆德、高台知县,改补陕西蓝田知县,升任四川打箭炉同知,癸卯陕甘乡试同考官,诰授奉政大夫,晋赠朝议大夫,著有《酌雅轩文存》、《酌雅轩日记》等书。
方佑,中三房七世,生永乐戊戌八月初一日,卒成化癸卯九月初九日。天顺丁丑进士,历任四川道监察御史,广西巡按,桂林知府,诰授中议大夫,赞治尹,崇祀名宦、乡贤祠,事载明史。 方向,中四房八世,生景泰丙子八月二十二日,卒正德丁卯十二月二十四日。成化辛丑进士,历任南京户科给事中,广东琼州知府,崇祀名宦乡贤祠,传载明史。

方克,中四房九世,生宏治辛亥九月二十九日,卒嘉靖甲寅五月二十五日。嘉靖丙戌进士,历任贵州道监察御史,淮北、凤庐巡按,苑马寺少卿,崇祀名宦乡贤祠,传载明史。

方大美,中六房十二世。生嘉靖癸丑闰三月十五日,卒万历甲寅十二月二十四日。万历丙戌进士,历任福建道监察御史,江西、河南、北直三省巡按,太仆寺少卿,晋赠通议大夫,经筵日讲官起居注,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,崇祀名宦乡贤祠。 方大任,中四房十二世。生嘉靖乙丑九月二十九日,卒崇祯甲戌五月十八日。万史丙戌进士,历任广东巡按,顺天巡抚,蓟辽总督,兵部尚书。诰授资德大夫,正治上卿,特进一阶,加授银青荣禄大夫,上柱国,事载明史,著有《霞起楼集》。

方大镇,中一房十二世。生嘉靖辛西十一月初七日,卒崇祯辛未七月十九日。万历已丑进士,江西道监察御史,巡盐两浙,巡按河南、顺天,大理导卿,诰授正议大夫,资治尹,晋赠资善大夫,湖广巡抚,都察院右都御史,年七十庐墓。著有《易意荷薪》、《义诗意礼》、《荷薪别集》等。崇祀乡贤,忠孝祠。

方大铉,中一房十二世。生嘉靖甲子正月十八日,卒万历戊午九月二十五日。万历癸丑进士,户部督饷郎中。著有《听峡草摹兰馆集》。
方孔炤,中一房十三世。生万历辛卯二月二十三日,卒顺治乙未九月二十一日。 廷尉公方大镇子,原名若海,字潜夫,号仁植。万历乙卯举人,丙辰进士,兵部右侍郎,湖广巡抚,都察院右都御史,总理河北山东屯田,加敕提督军务。正治上卿,赐旗箭,传载明史。著有《全边纪略》、《周易时论》、《尚书中论》等,崇祀四川名宦祠。
方拱乾,中六房十三世。生万历丙申四月初三日,卒康熙丙午五月二十六日。太僕公方大美第五子,字肃之,号坦庵,晚年号苏庵。崇祯戊辰进士,经筵日讲官起居注,詹事府詹事兼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。诰赠资政大夫,湖南巡抚。著有《白门铁鞋》、《裕斋甦庵》、《出关入关》等集。本科状元怀宁刘若宰。
方若珽:中一房十三世。生明万历三十三年(乙巳、1605年)四月十九日,卒康熙三年(甲子、1684年)十二月初十日。顺治丁亥进士,户部浙江司郎中,监督扬州钞关,戊子山西副考官。著有《井田图考》、《宫室图考》、《繡山诗文集》。
方以智,中一房十四世。生万历辛亥十月二十六日,卒康熙辛亥十月初七日。方孔炤长子,字密之,号曼公,又号愚者。崇祯已卯举人,庚辰进士,工部观政,翰林院简讨。

方元成,中六房十四世。方拱乾长子,字孝标,号楼冈。顺治已丑进士,日讲起居注官,内翰林宏文院侍读学士,经筵讲官,戊戌会试同考官。
方亨咸,中六房十四世。方拱乾第二子,字吉偶,号邵村,又号心童。顺治丁亥进士,历任刑部郎中,湖广、广西两省恤刑,陕西道监察御史。
方玉麟,七房十五世。生康熙甲午十一月初三日,卒乾隆王午十一月十六日。乾隆戊辰进士,历任湖北郧县,江苏华亭知县。
方苞,中六房十六世。生康熙成申四月十五日,卒乾隆己已八月十八日。康熙己卯解元,丙戌会魁,未经殿试。召直武英殿修书,雍正辛亥,特授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,经筵讲官,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,癸丑充阅会试迥避卷大臣,乾隆丙辰会试续派总裁。丁己教习庶吉士,奉敕选定四库书文纂,修子史精华骈字类,编十三经,二十一史等书。著有《望溪文集》、《周官集》、《注仪析疑》、《礼记析疑》、《春秋通论》、《春秋直解》等书。因他未参加殿试,学界对方苞的进士,一直在争论不休。
方一韩,康熙己丑进士,江西峡江知县。(有说是寿州人)他的籍贯存疑,故小文未把他列入桂林方进士。
方式济,中一房十六世。生康熙丙辰正月十六日戌时,卒康熙丁西二月初六日辰时。康熙已丑进士,内阁中书舍人,诰赠光禄大夫,直隶总督。著有《龙沙纪略》、《五经一得》、《陆塘初稿》。
方世儁[junl ,中六房十六世。生康熙甲午十二月初七日,卒乾隆庚寅十月二十六日。字毓川号竹溪。乾隆己未进士,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贵州巡抚调湖南巡抚。
方建钟,中一房十七世。生乾隆乙亥六月十八日,卒乾隆庚戌四月二十六日。乾坤丁未进士,吏部考功主事。
方保升,中六房十七世。生乾隆甲申五月二十七日,卒道光二十年庚子七月初一日。嘉庆戊辰会魁,翰林院庶吉士,充全唐文馆协修。
方晟暄,老长房十八世,生乾隆癸未十一月十二日,卒道光元年辛已月日未详。嘉庆己巳进士,广西思恩知县。
方维甸,中一房十八世。生乾隆戊寅八月十二日,卒嘉庆二十年乙亥六月初六日。方观承第二子,字南耦,号葆岩。乾隆丙申钦赐举人,内阁中书,庚子进士,辛丑补行,殿试军机章京,历任内阁侍读学士,光禄太常寺卿,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。长芦盐政,山东按察使,陕西巡抚,诰授光禄大夫,闽浙总督,钦赐花翎。乾隆己酉广西正考官,甲寅顺天副考官,乙卯会试知贡举,嘉庆己未会试同考官。赠太子太保,谕赐祭葬,谥勤襄。
方传穆,中一房十九世。生乾隆辛丑六月十一日,卒咸丰八年戊午九月十七日。 方维甸长子,字仲雯,号彦和。荫生,内阁中书,嘉庆庚午举人,钦赐进士,己卯殿试翰林院庶吉士,授职编修。实录馆纂修,议叙一等,武英殿纂修,国史馆协修,功臣馆总纂,庶常馆提调,本衙门撰文奏办院事,江西饶州知府,卓异加一级升任湖南辰沅兵备道。
方宝庆,中一房二十世。生嘉庆四年己未十月二十八日,卒道光二十八年戊申六月初五日。道光丙戌进士,翰林院庶吉士,刑部主事,福建漳州知府。
方浩,中六房十八世。字孟亭,号逊庵。雍正庚戌进士,江西按察使司副使,分巡饶广九南道,调吉赣道。
方长庚,中六房二十世。生乾隆丁未三月十九日,卒道光二十九年己西三月二十四日。原名复临,字心来,一字星来,号少白,一号恬庵。嘉庆己卯进士,翰林院庶吉士,刑部主事,坐办秋审处,律例馆提调。
方朝觐:中六房二十一世,生道光三年癸未五月十二日,卒同治二年凳亥五月二十三日。方长庚第二子,字恩绶,号子观,一号芝鹤。道光己酉拔贡,咸丰己未顺天举人,同治癸亥进士。
方履中、方雷、方象堃朱卷上没有,我据其族人所撰,再次记载下来。方雷谱名方五妞,中六房二十二世。生同治十二年癸西正月十四日,卒年月日不详。方希鐘次子,又名雷,字晓泉,又字晓众。光绪二十四年(1898)三甲二十名进士,授南漳知县,其后外迁湖北。
方象堃谱名本端,中一房二十三世。生同治八年已已八月二十三日,卒年月日不详。方錫恩第三子,字仲则,光绪二十年(1894)乡试,光绪二十四年(1898)殿试二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。曾祖命诰,太学生,候选巡检。 本生曾祖辂,太学生。祖宸,国子生。本生祖家举,庠生。父锡恩,候补巡检。中一房方以智后代,进士。家在白鹿山庄边源庄,后迁安庆。
方履中(实业家)谱名方开祥,中一房二十二世。生于同治十三年(1874年),卒于一九四零年。方元衡公次子,字玉山,一字聘商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年)二甲第一百一十二名进士,任翰林院编修,光绪二十九年经济特科一等第三名。曾任安徽矿务总理,著名实业家,国立中央大学任教,一九零四年底任三江师范学堂总稽查。诗文具佳,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。于江西彭泽棉船开发圩田数万亩。著有《贞泯不泐》 《桐城名贤诗词辑》和《矿始末通告书》等。
科举家族通常是同一祖先的后代世代居住在一起,通过聚族而居的方式,家族能够充分利用其经济力量,支持族人读书并参加科举考试。从事举业人数众多,而且世代应举:一个家族如果只有一两代人参加科举,即使出了几个翰林或进士,也不能称为科举世家。唯有代代相传、持续应试,方可称得上科举世家,桂林方氏是历史十分出众的科举望族,一骑绝尘,留下唯美的身影。
沁园春·孤馆灯青 宋·苏轼 孤馆灯青,野店鸡号,旅枕梦残。渐月华收练,晨霜耿耿,云山摛锦,朝露漙漙。世路无穷,劳生有限,似此区区长鲜欢。微吟罢,凭征鞍无语, 往事干端。
当时共客长安。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干字,胸中万卷,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。用舍由时, 行藏在我,袖手何妨闲处看。身长健,但优游卒岁,且斗尊前。